据介绍,陕西测绘局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不遗余力为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区提供专业科学的支撑保障。2012年,该局启动了秦岭地区1∶1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历时3年的测绘工作,使得秦岭地区“羊肠小道”都能在地图中清晰可见,实现了秦岭地区约5.7万平方公里内的全覆盖。近年来,陕西测绘局开展大秦岭自然资源状况地理国情监测,提取监测区域范围内信息,形成地表覆盖状况监测数据集。通过分析比对相关数据,可获取地表覆盖类型的面积、占比及变化情况,同时还能分析出相关地类发生变化的典型区域和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变化情况及趋势。
日前,该局制作完成《陕西秦岭区域影像图》《大秦岭全域图》《陕西秦岭区域网格化分布图》《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图集》等图件,分别利用了高分1号遥感卫星影像、地理国情监测、基础地理信息和秦岭网格化监测格网数据,表示出陕西秦岭保护范围,秦岭主梁支脉的分布,秦岭区域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的分布情况,大秦岭范围内主要的山脉水系,秦岭网格化监测保护工作机制、秦岭保护范围内规划分区情况等内容。
除了相关图件,依据秦岭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状况,2018年8月,陕西省开始启动综合监管网络体系建设。在陕西省秦岭办的指导下,陕西测绘局积极谋划主动服务,创新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信息化监管专项监测。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陕西测绘局的地理信息服务小组常驻省委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组,为相关专项整治工作提供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期间,小组为整治工作制订相应方案并实施了200余架次的无人机航拍及地面拍摄工作,组织人员编制了大幅面影像挂图及图册近300册。
2019年3月,由陕西测绘局下属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承担建设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平台上线试运行。技术人员将涉秦岭地区6市39区县划分为2510个网格区域,每一格区域设立专职网格员定期巡查,并针对秦岭地区生态保护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该平台现已形成网格监管系统、任务监控系统、手机APP取证系统三大业务系统,建立起了涵盖2510个网格单元、6800多名四级网格员的监管体系,通过卫星影像资源管理、动态监管、任务监控等模块,实现技术网和巡查网集成统一,提高监管效率。2019年,该平台共监测到疑似异常图斑957个,2020年一季度,监测疑似异常图斑1013个,为常态化推进秦岭地区生态保护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技术支撑。
今后,陕西测绘局也将继续运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助力陕西秦岭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水青山。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