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信网

GIS上前,企业退后

来源:泰伯网 2019-08-01 阅读:498
  
   9亿元,这是长沙市政府短短两年内,在数字政府方面的部分累计投入。
企业
 
  分拆来看,华为云在近日以2.4亿的金额中标长沙市政务云二期项目,此外还有6月底5亿多的超级大脑项目和去年1亿多的政务云一期项目。在这其中,腾讯、华为、电信等巨头企业已经纷纷入局。
 
  据腾讯政务云副总裁王景田预估,全国300多个地市的数字政府建设,将创造一个万亿级的市场。而数字政府作为智慧城市的先导性工程,后续更有一片10万亿级的智慧城市蓝海。
 
  面对这么大的蛋糕,地理信息企业摩拳擦掌,但事实真如想象般的美好吗?
 
  01
 
  智慧城市供应商名单,地信企业不多见
 
  通常而言,像华为、阿里云、腾讯云这样的云巨头来作为副省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执行,已经屡见不鲜。对于更多空间信息企业而言,他们更加关心能否成为这些云企业的分包商。
 
  在过去两年中,地信企业尚且不必太担忧这一问题。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导方“部际协调工作组”给出的一份25家企业的名单中,空间信息技术企业立得空间在列,而在这一工作组为各个部级单位划定的分工中,空间信息技术也有明确的分工,即建设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相关地信企业也曾表示,在这些城市的例如智慧交通等细分领域,地信企业甚至可以直接承包建设。
 
  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在阿里云给出的一份城市大脑解决方案名单中可以看到,GIS技术仍占据了重要位置,其强相关的企业多达两家:图盟科技(MapABC)和浩鲸科技。这两家企业的招聘页面也显示其正在招聘大量GIS人才。但这两家既非测绘资质单位,在公司介绍中也并未将自己定义成测绘地理信息企业。
 
  阿里云给出的六家ET大脑生态联合解决方案企业
 
  事实上,没有人否认GIS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意义。腾讯政务云副总裁王景田告诉泰伯网,大型企业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时,面临的一大痛点是将城市中大量传感器的链路感知层进行打通。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也表示,未来应以GIS平台为核心,打造智慧城市的操作系统,其核心要素和能力为:数据集成与融合、可视化表达,以及开放式的二次开发环境。
 
  但对于拥有测绘资质的传统测绘地信企业而言,他们被赋予的价值并不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智慧城市云厂商负责人告诉泰伯网:“资质,就是这些企业能够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因。”
 
  资质保障了智慧城市中所需要用到地图的合规性。而即使这一方面,地信民营企业与事业单位相比竞争力也不大。例如泰伯网了解到,本次腾讯参与的长沙智慧城市项目中,就是资质单位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参与地理信息政务资源池的建设。
 
  但除此之外,则是那些拥有GIS能力,但却没有测绘资质的行业应用企业。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大数据公司,或是物联网公司。空间地理数据的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信息,但在郭仁忠院士提出的核心能力方面,很多跨界企业反而更有优势。
 
  例如,一家综合利用物联网和GIS技术的企业相数科技,也是阿里云的合作伙伴。但公司除了应聘页面出现GIS,其他的业务介绍中很少出现地理信息的概念。公司创始人周旺也对泰伯网表示,“确实有些相关性,但是更多的是从时空大数据的角度去应用,GIS只是其中的一个基础。”
 
  02
 
  地理信息企业的两种方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道预估,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腾讯政务业务高级架构师许永认为,在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中,地理信息可以产生的盈利场景其实不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地理政务资源池的搭建,二是在指定数据治理标准体系下细分主题库的建立,第三块是建设完成后的数据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商业运作空间。周旺透露,他们在探索运营城市数据的模式,甚至包括和政府合资的方式。
 
  那么,地理信息企业能否咬得动城市级数据运营这块蛋糕呢?
 
  周旺认为,城市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系统,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方面的数字化还没有全面实现,智慧化更尚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去实现。也正因为如此,其他企业还有参与机会。
 
  在智慧城市的庞大市场中,地理信息企业的参与方式,首先取决于作为项目主导方的巨头们的能力特点。
 
  长沙项目中,政府选择腾讯作为城市大脑的建设方,从社交端出发,将重心放在运营上,看中其对普通市民的触达能力。阿里在杭州推进城市大脑多年,从宏观管理角度,强调自身AI和云计算的“大脑”作用。华为则主要提供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云管理平台、大数据平台等软硬件解决方案,“技术底座”的意味更浓厚。除此以外,百度、平安等也各有侧重。
 
  部分地信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巨头企业的平台能力架构。例如中地数码将其MapGIS平台部署在华为云上实现场景对接,宁夏国土资源局则在阿里云上建立了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平台。
 
  更多的地信企业则需要实现与巨头企业“中台”的对接,这意味着地理信息作为底图,将被前端和后台频繁调用,作为公共数据提供给各应用场景。因此,企业在当地的数据基础和业务根基就成为考察重点。
 
  泰伯网了解到,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是长沙城市大脑地理信息政务资源池的建设方,也是唯一一家作为合作伙伴参与城市大脑的地理信息资质单位。在资源池的基础上,信息中心还负责房屋房产与城市部件库的搭建。
 
  长沙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归属长沙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管理,2001年挂牌成立,目前已经实现了企业化运营,并在2018年推出了长沙市“多规合一”信息平台。腾讯架构师许永表示,信息中心在长沙沉淀和积累深厚,在地理数据方面建立起了标准规范,因此两家公司“一拍即合”。在这一过程中,腾讯和信息中心的主动权是“一半一半”。
 
  近年来,由大型企业主导智慧城市项目成为趋势。地方政府在经历一轮信息化建设后发现,部门数据平台间依然存在“烟囱”。郭仁忠院士指出,智慧城市的典型特点是边建设、边探索、边规范化和标准化。智慧城市不是简单的建设工程,这个部门负责这个系统,那个部门负责那个系统,应该是体系化的信息生态系统。为此,政府开始寻求整体性的数字政府或智慧城市建设方案。
 
  巨头企业“当仁不让”地承担了这一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推动自身的业务生态建设,巨头企业也纷纷建立各自的合作伙伴库,在项目承接分包和能力培育方面给予倾斜。
 
  或许,这是地理信息企业转型成长的新模式?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