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信网

海洋测量船的发展简史

来源:测绘网 2020-06-15 阅读:391
  

海洋测量船是一种能够完成海洋环境要素探测、海洋各学科调查和特定海洋参数测量的船只。凡是能够完成海洋空间环境测量任务的舰船,均可称为海洋测量船。早期的测量船仅仅完成单一的海洋水深测量,主要用于保障航道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测量从单一的水深测量拓展到海底地形、海底地貌、海洋气象、海洋水文、地球物理特性、航天遥感和极地参数测量。现代海洋调查船综合作业能力很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的任务互相交叉并存,在完成主要使命任务的平台上,同时也具备相当的通用海洋参数测量能力。

  海洋测量船的发展简史

  早期的海洋测量船是应海上航行运输安全的需要而产生的,世界上第一艘海洋测量船是英国海军用"挑战者"号军舰改装的,于1872~1876年首次进行环球海洋测量,其测量成果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有效地交流、应用海上航行安全信息,推动海洋测量事业的发展,首届国际海道测量大会于1919年6月在英国的伦敦召开。1921年建立国际海道测量局(IHB)以后,基本上每隔5年召开1次国际海道测量大会。会议交流测绘成果资料和最新探测技术,介绍最新海洋测量船的创新技术,大大刺激了各海洋国家建造新型测量船的积极性。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测量船的建造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战争结束后,由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及航海事业的发展,美国海军率先推出了海洋测量船的中长期建造规划。二次大战前,测量船主要是由海军其他辅助舰船改装的;二次大战后,人们发现,测量船作业成果不仅是航行安全的可靠保障,更是海上作战环境侦察、尖端武器试验、海洋资源开发和科学研究考察的宝贵资料。因此,美国、苏联、英国和日本都针对专门任务大力建造各种测量船。

  50~60年代建造的测量船大都功能单一,测量范围以近海为主。从70年代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发布“蓝皮书”开始,海洋战略竞争的范围扩展到全球。到90年代,美国海军又发布了“白皮书”,把作战范围延伸到世界各国的沿岸海域。围绕着世界海洋竞争战略的变化,各国主体测量船的建造吨位也由1000吨、3000吨向5000吨发展,特殊舰船甚至超过万吨;使命功能由专项单一发展到多项综合,作业方式由人工手动变为自动化操作,测量范围由近海扩大到全球海域,探测空间由平面拓展到立体全方位。

  现代海洋测量船有坚固的船体,较高的适航性、稳定性、耐波性和变速航行操纵性,具备全球海域的续航力与自给力。多数采用柴油机动力装置,特殊测量船配置电力推进系统。为了保证测量效果,多数测量船都装有自动舵、侧推装置、可调距螺旋桨和减摇鳍,动力部分实施浮筏和减振降噪工程。测量船都装备有先进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有足够面积的试验室。测量船的核心机构是综合测量系统,由各种先进的测量设备、控制系统和处理系统组成。视任务需要还可搭载直升机、深潜器、探空器、专用测量艇、测量浮标,完成全要素测量任务。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