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日经中文网10月13日消息,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1年度日本国内的量子计算机的市场规模仅为139亿日元,但到2030年度有望扩大至2940亿日元。最近,日立制作所正在利用模拟量子计算机的模拟量子计算机技术开发自动编制铁路时刻表等运行计划的系统。从到2022年度实现商用化的乘务员配置计划来看,此前需要数天时
2021-10-13
-
10月13日,在2021界面REAL科技大会上,科幻作家、童行书院创始人郝景芳在现场演讲中表示,人类探索的宇宙才刚刚开始,随着能够重复运载的火箭投入使用,商业航天未来的一个活跃领域可能是小行星采矿的商业化。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2021-10-13
-
近日,新加坡地球观测站(Earth Observatory of Singapore,EOS)成立了 EOS 遥感(EOS-RS)实验室,这是一个新的地球观测旗舰实验室。EOS-RS 将会使用卫星数据和创新算法来绘制、监测和了解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并支持东南亚诸国及周边地区的利益相关者。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
2021-10-13
-
10月12日,小米集团在首次举办的企业峰会 2021 上,公布了企业服务战略以及 ToB 业务部的发展情况。小米 ToB 业务部副总裁白鹏透露小米 ToB 业务分为两大部分:定制终端+智能生态。其中制定终端包括手机、电视、音箱、平板等终端 5 大行业通用解决方案,大电销、数字政务、海事通讯、制造业、企业礼品等;智能生态则是提供
2021-10-13
-
2021钉钉未来组织大会上,钉钉对外宣布用户数已突破5亿,包括企业、学校在内的各类组织数超过1900万。截至2021年8月31日,整个钉钉平台长出的钉应用数超过150万,较年初增长三倍,其中低代码应用8个月增长86万个。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2021-10-13
-
据经济观察网消息,10月11日,在深圳举办的的中国国际先进制造技术展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发表了题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化与拓展的演讲。李培根表示,新一代制造的鲜明特点是数字孪生,数字孪生在5G、物联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仿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中得以发展。所谓数字孪生,是利用
2021-10-13
-
据中国发展网消息,近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印发《贵州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贵州省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深入开展互联网+六网会战万企融合等行动,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为十四五期间
2021-10-13
-
据封面新闻消息,操作工作的自动化和管理决策的信息化推动了三次工业革命,制造中的知识工作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在10月12日举办的2021中国人工智能大会(CCAI 2021)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表示。现场,柴天佑做了题为《工业智能发展方向》的主题报告,围绕工业为什么需要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2021-10-12
-
据今日北斗消息,在日前召开的202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峰论坛上,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副主任高为广表示,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可从三方面入手,重新认识北斗,科学应用北斗,高效推广北斗。此外,高为广透露,今年年底我国具有北斗三号短报文功能的手机即将面世,届时北斗的应用将无处不
2021-10-12
-
据环球时报消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国非营利组织航天基金会公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投入为132.8亿美元,占全球航天支出总量的15%,仅次于美国,在全球航天大国中排名第二。2020年,美国航空航天局获得的预算为518亿美元(占全球航天支出总量的57%),高于其余35个国家航天机构预算的总和(384亿
2021-10-12